海江市遭遇罕見的暴風雨,山體滑坡,房屋被淹,部分學校教室倒塌,常務副市長許智龍搞的政績工程幸福大街變成一片汪洋。許智龍勇于承擔責任,積極組織救災,努力挽回經濟損失,并準備啟動海港公路規(guī)劃。因該公路經過之處地下可能存在古城墻遺址,一些專家和副市長姜曉寧提出意見,此事沒搞清之前不能貿然動工,否則將會成為歷史罪人。時逢領導班子換屆,許智龍年富力強,政績顯著,由副轉正順理成章。豈知上級卻將他調任市政協主席,由姜曉寧擔任市長。遠大抱負未及施展就去“二線”養(yǎng)老,許智龍非常失落。市委書記找他談話說,組織上這樣安排是出于長遠戰(zhàn)略考慮,決非船到碼頭車到站。市政協常務副主席劉一鳴早就期待主席的位置,面對這種結果怨氣沖天,態(tài)度消極。許智龍上任后想辦法調動委員們的積極性,沒有事自己主動找事做。
夏永新帶著考察團來到海州,許智龍去機場迎接。夏永新高興地說:現在兩岸實現了“三通”,這一天我等了60年了,以后回家更加方便了,我要讓我那幫老哥們都回來看看。面對夏永新帶來的一班人馬,許智龍心領神會地說:…
清晨,許智龍等人還在現場焦急等待,隋秉義顯得有些焦慮。就在這時,許智龍接到魯宗元的電話,經請示省委省政府同意,施工隊立即撤出現場,等待北京專家的最終論證。全場一片歡騰。 許智龍面見魯宗元,魯宗元對許智…